Spratlys - Nansha Islands of China


历史 > 目录

1. 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


边疆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国内外文献一般把边疆解释为"靠近国界的地方",或说是"边境之地"。
边疆是一个地理概念,中国的边疆包括陆疆和海疆。陆疆是指沿国界内侧有一定宽度的地区,它必须具备下述两个条件:一要有与邻国相接的国界线;二要具有自然、历史、文化诸多方面的自身特点。据此,当代中国的陆疆省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顺便提及,将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贵州等省区称之为"边疆地区"是不确切的,因为这些省区均不具备与邻国相接的国界线。综合现有的认识,海疆可以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大陆海岸线至领海基线之间的海域,这是国家的内海,其法律地位与领土完全相同;二是按当今公认的国际法,领海基线以外的国家管辖海域,包括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国家的管辖海域和岛屿。据上述标准,中国的海疆,从鸭绿江口到曾母暗沙有四○○○余公里,东西宽约七○○-一六○○公里,面积约四七○万平方公里。其中属中国的岛屿有七一○○余个,中国大陆边缘除渤海为中国的内海外,还有黄海、东海和南海,所以按海区划分为黄海海疆、东海海疆和南海海疆。在上述海疆中最大的岛屿有台湾和海南(分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省)。
边疆又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随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战乱、有分裂,但每次战乱和分裂都为下一时期更大范围的统一和发展准备了条件。因此,在认识历史上的中国边疆时,应考虑如下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首先是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边界相连接的省区;其次是以此为基础,上溯古代,参考历代封建王朝边疆的实际情况予以综合考察。这就是说,当代的中国边疆与历史上的中国边疆不能简单地划等号,因为中国古代疆域呈现出稳定性与波动性相结合的特点。而在论及历史上的海疆时,还必须考虑到拥有大陆海岸线的省区的客观存在,以及在推动海疆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清朝在元、明两基础上实现了新的全国大一统,形成了清的辽阔疆域:西起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帕米尔高原,接中亚细亚;东濒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库页岛、台湾及附属岛屿都属中国固有领土;北抵戈尔塔阿尔泰、萨彦岭、外兴安岭至鄂霍次克海;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达喜马拉雅山脉,包括拉达克。陆地总面积一三○○余万平方公里,所以清代边疆包括:东北三省、内外蒙古、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台湾、海南、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
清代边疆史研究是一个大题目,是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边疆史研究要实现新的突破,有许多工作要做,下大力气发掘新资料当是首善之举。资料是研究工作赖以开展和深化的基础,任何研究,包括史学研究离开资料的积累,将成为无源之水。清代边疆史的基本资料按类别分至少有以下六大类:档案文献、政书体资料、《实录》与《方略》、奏议和文集、地方志资料、清人著述。○注二○世纪以来,对上述六大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出版,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清史研究深化的坚实基础之一。
国家图书馆图书收藏之丰,一直为学人所神往。三○年前当我翻阅由北京图书馆统编部联合目录编辑组编《中俄关系图书联合目录》时,为北京图书馆收藏之有关清代边疆的抄本、稿本之众多与稀见所惊叹,上个世纪八○年代后期,在我主持"中国边疆史地资料丛刊"和与吴丰培师共同主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时,目光曾再一次注视北京图书馆收藏的有关清代边疆抄、稿本,终因种种原因,未能予以利用。这批珍贵史料早日揭开"面纱",走出"深闺",为众多研究者所渴望,广大读者所企盼。
今天,国家图书馆的专家们,经过辛勤努力,编选完成了《国家图书馆藏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煌煌巨帙呈现于读者面前。综观其价值,我以为至少有如下三端:
一、史料的稀见性。边疆地处绝境,文献保存,较诸中原省区自然要少,而清代有关的边疆著述,由于主笔者或是某一时期的封疆大吏,或是某一地区的官员,或是亲历边疆的文人学士,其所记所述,多来自事发第一线,这些著述,或有刻本传世,更多的是以抄本、稿本存世,成为稀见之宝。
二、史料的重要性。收入《国家图书馆藏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的史籍,是研究当时当地政治、经济、军事、地理、民族、社会、对外关系诸方面的重要史料,其内容所涵,包括:①沿革官制、机构设置、地理沿革等);②军事(防御、团练、兵营设置等);③经济(地方财政、户口赋税、地方土物产等);④文化(地方艺文、金石志、游记等);⑤民族民俗(民族风情、地方志等);⑥大事记(对外交涉、各类案件等)。
三、编选的合理性。全书按边疆地区分类,每一类又依"先总后分"的原则编排,并每篇作了题解,使读者阅读时一目了然,查阅便利。
《国家图书馆藏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的编选、出版,必将推动中国边疆史、史诸研究领域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实是学术界喜事,更是史研究界的盛事!
承编选者抬爱嘱我为序,思之再三,恭敬不如从命,写下几点感言,权充序言,不知当否,尚待学界同仁教正。


马大正 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Go to Image Rich Version


Copyright ©2003-2006 www.spratl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