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atlys - Nansha Islands of China


战略研究 > 目录
7. 中国的战争意志

  一

  2004年的春天,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军事杂志之一《舰船知识》,连续多期发表了一组关于“核条件下的登陆作战”的研讨文章――如“核条件下的方面军登陆战役”、“登陆战中的中子弹使用”等。

  似乎是事先约好的,同样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军事杂志之一的《兵器知识》,在2004年的第4期上发表了署名为长缨的《浅谈核威慑的两个作用》一文。为了真实反映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节选转载如下:

  1、“b、使用核武器的法律和道德问题。所谓‘合法’,无非是指符合国内法和国际法,国内战争显然不是国际法的适用范围。因此,假如国内法没有相关规定,在国内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就可以被认为是合法的。与此相关,一国对于国际战争所做出的核武器使用原则,比如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等,也并不一定必须适用于国内战争。”

  2、“而一支军队,只要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为了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使用什么武器都会被历史载入正义一方,这是毫无疑问的。当然,国内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应考虑降低沾染,以利战后重建。”

  3、“核威慑的第二种职能也分两种。

  首先是对潜在对手的核大国形成战略核威慑,防止其他核大国干涉。

  当一个核国家与常规对手交战时,该常规对手可能有另一个核大国(暂称为‘乙方’,前述核国家暂称为‘甲方’,其常规对手简称‘丙’,下同)作为其保护者。此时甲方的最佳选择必然是避免乙方加入战争。这其中,核威慑至关重要。如果甲方完成了公开的核战争准备,则乙方必须考虑到参与战争后的战局发展问题:第一,甲方有能力对乙方本土发动核攻击,则乙方对甲方本土发动攻击的可行性也大为降低,这就大大降低了乙方在常规战争中获胜的可能性;第二,即使乙方在常规战争中获胜,若丙的问题对于甲方来说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甲方便能容忍由此带来的巨大损失,战争有可能长期化、扩大化,乙方也必须遭受经济等方面的巨大损失,若丙对于乙方仅仅是次要利益的话,这种局面对乙方相当不利;第三,两个核大国之间的常规战争可能因一些偶然原因上升为核战争,设若乙方的外交政策为理性选择,则为国家次要利益进行核战争显然不值得。”

  4、“其次,是控制核大国干涉的级别。

  当乙方这样的核大国已加入战争,那么甲方需要的就是控制其干涉级别。比如乙方可能用电子战、情报、后勤等方面的支援进行干涉,也可能用海空力量保护丙。但如果甲方有了成熟的核威慑力量,乙方就面临决策问题――是否攻击甲方本土?须知,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其经济对于战争,尤其是对于本土受袭的战争是非常敏感的。如攻击造成甲方对乙方进行常规报复,造成乙方金融、证券业的损失,以及资金大量逃离,那么是否值得为了一个次要利益的丙而伤害核心利益便成为乙方的选择。其后的问题更微妙:若甲方对丙实施了战术级别的核打击,乙方是否对甲进行核报复?由于甲已做好核战争的准备,若乙进行核报复,就不可能控制核战争的级别,必然发展到攻击本土的层次。这就要求乙方进行一段时间的民防动员、人口疏散、硬件建设等工作,而通常条件下,大国要完成这一工作,至少要1-3个月。这段时间内,丙处的战争可能已结束。如乙方执意进入核战争,则其本土人口密集且缺乏民防准备的大型城市将成为目标。这对乙方来说能否接受只有乙清楚。

从上面两个职能来看,对甲方来说,核威慑将大大提高其他核大国卷入和升级的风险,降低其干涉程度,使得丙必须面对战争初期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也使得甲完全可能在短期内获得战争胜利。此外这种核威慑还可最大程度的减少甲方本土可能遭到的战争损失,利于甲方战后恢复。”

  5、“总之,核威慑将给国家带来莫大利益。关键是要有使用核武器的真实意志。如果一个国家自己都不相信核力量不仅是用来威慑更是用来实战的,那么这种威慑是难以达到其预期目的的。

  历史上,尚未发生核国家之间的战争,但尚未发生不等于不会发生。没发生之间人们尽可以说‘不可能’,但发生了就可能了。”

  也许,很多人会不以为然,认为这最多只能视作为个人观点,或者甚至不过是这些杂志的市场炒作策略而已。

  那首先是他对中国的新闻出版管理知之甚少――

  2003年发生在香港的“7.1”大游行,即使是香港的凤凰电视台都几乎对此未加公开报道――上述这类牵扯众多敏感问题和国家,涉及国家军事政策的文章是一个中国大陆的杂志社可以随意决定刊登的吗?

  其次,他对中国的东方式的智慧和表达方式也是知之甚少――

  当年,基辛格就曾感叹,以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他们是无论如何无法理解毛泽东把斯诺请上天安门的观礼台其后的深意的――虽然他们最后知道了,那是中国对美国政府的一个示好姿态。

  二

  从上海的卢浦大桥下面,一个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的名为后滩的轮渡码头,坐轮渡过江,可以清晰地看见江对岸的江南造船厂的码头上停泊着4艘即将竣工的新型导弹驱逐舰――被称为“中华现代”的168、169和“中华神盾的”170和171。

  在上海的沪东中华造船厂,1艘新一代的导弹护卫舰525已经停在了船厂的码头上,进行最后的栖装和设备调试;1艘新型的舰队远洋补给舰886则停泊在525的旁边,等待着完工;2艘新一代的两栖登陆舰913、993泊在它们的对岸,它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栖装。

  和上海沪东中华相同型号的导弹护卫舰和舰队远洋综合补给支持舰,可以同时在广州的黄埔造船厂见到它们的身影――舷号为526的新型导弹护卫舰也已经下水,而舷号为887的远洋舰队综合补给支持舰已经接近完成。

  在武汉,3艘新型的039型常规动力潜艇已经停泊在船厂面临的江面上,看上去,它们已经到了等待交付的阶段。相同型号的潜艇也出现在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船坞中。2艘“中华俄式神盾”也已被确认即将开工。

  从俄罗斯订购的2艘“现代”级改进型将在2006年交付;8艘K636改进型潜艇最晚也将在2007年全部交付完毕;乌克兰官方在最近发布的消息表明,在国际上流传了将近2年的,前苏联专门设计用于打击敌航空母舰的“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即将出售给中国的消息绝非空穴来风。

  这些都已是公开的,还没有包括北面的大连和葫芦岛的造船厂。而从上一世纪的70年代至今,在中国已经建造的20艘驱逐舰中,大连造船厂承担了其中的10艘建设重任,而葫芦岛造船厂则是被称为中国“杀手锏”――核潜艇的唯一生产地。

  当上海、广州和武汉的造船厂正如火如荼的时候,你能相信那里会是无所作为的吗。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

  请注意以下事实――在此之前,中国从1983年到今天,整整20年里只不过开工建造了5艘驱逐舰;从上一世纪的90年代至今,平均每年新建造服役的新型护卫舰不到1艘;从上一世纪80年代起,总共只有1艘舰队远洋补给支持舰加入现役。

  三

  当168、169下水之初,所有的人从其非常现代化的外型推论,它们将是中国第一批安装VLS(垂直发射系统)的作战舰艇,但是栖装完毕,几乎所有的人都大跌眼睛――没有VLS,装备的是来自俄罗斯的SA-N-12――一种传统的采用单臂发射架的防空/反导弹导弹系统。同样的,当今年的盛夏,中国向俄罗斯订购的第二批“现代”级改进型驱逐舰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的时候,借用中国《国际展望》杂志社记者的评论:“见面不如闻名”,让许多之前有很高期望的人感觉有点匪夷所思――没有很多人期待的VLS发射的反舰导弹和防空/反导弹导弹,也没有很多人期待的隐形外型。

  在此之前,围绕中国向俄罗斯订购8艘K636潜艇的改进型,这种疑惑便已经发生过――中国为何不订购更先进的“阿穆尔”,或至少要求俄国人在K636上加装代表发展方向的AIP(不依赖空气动力推进系统)?

  中国耗资30亿美元购买的这2艘驱逐舰和8艘潜艇,至少耗资5亿美元建造的2艘新型驱逐舰,竟然从服役之日始,便已不符合现代世界舰船发展潮流――水面舰艇没有VSL,柴电动力潜艇没有AIP,甚至2艘从俄罗斯进口的驱逐舰还是70年代的外型设计!

  难道中国的决策者会不清楚?那么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有一个事实也许会有所帮助――168、169上装备的SA-N-12和在中国海军中已经形成战斗力的“现代”级上的SA-N-7有很好的继承性,而中国从俄罗斯新订购的2艘“现代”级改进型上使用的也是SA-N-12;同样的,追加订购的8艘K636除了增加了可以发射“俱乐部”潜射反舰导弹的功能外,其它则与中国早在上一世纪末装备的2艘K636有很好的继承性。



  “江南4舰”的舷号――168、169、170、171,清楚地表明它们未来将配属于南海舰队。虽然,南沙群岛的领土纷争依然存在,但以那些对南沙有着非分之想的主要国家――菲律宾、越南来看,不要说堪与美国最新型的驱逐舰“伯克”像媲美的被誉为“中华神盾”的170和171,就是168、169也属于“杀鸡用牛刀”――菲律宾海军现在最好的军舰竟然是1艘美国1943年建成下水的驱逐舰,而越南海军目前的所有精锐舰艇之和尚不足以与上述4舰中的任何1艘相抗衡!再说,2002年的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各国已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规定,在南海问题争议解决之前,各方承诺保持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和扩大化的行动。如果仅仅是为了南沙,中国有必要将这4艘堪称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军舰部署在南海舰队吗?

  8艘被舆论认为主要是为了未来用于封锁台湾海峡的,购自俄罗斯的K636改进型潜艇全部装备了射程达到220公里的“俱乐部”反舰导弹――这意味着它们几乎可以在不离开自己的港口的情况下对台湾岛西海岸的所有目标进行有效打击――只是这有必要吗?中国目前拥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武器平台来履行相同的任务,无论是就生存力、性价比还是打击力,它们和每艘价格高达2亿美圆的K636相比都毫不逊色。那么中国又何以以16亿美元之巨采购这8艘潜艇了?

  按照“打什么仗,用什么武器”的武器采购装备原则,很显然,上述的这些武器采购和“南沙主权保卫”和“台湾海峡封锁”这样的军事行动至少缺乏紧密的联系性,那么这些武器究竟是用于准备什么样的战斗呢?

  五

  如果对上述的事实进行归纳,我们将会得到以下这几个关键词:

  高潮:无庸讳言,在经历了上一世纪70年代的一轮造舰高潮之后,中国正在开始一轮新的造舰高潮,其规模,在当今世界,除了美国,当无出其右者。

  2007年:所有的这些舰艇最晚的也将在2007年交付中国海军。尤其是购自俄罗斯的8艘K636改进型潜艇,2002年刚刚签署的合约――在此之前,中国在上一世纪90年代也曾购买了4艘K系列潜艇,当时它们从签约到完成交货的时间耗时将近8年。

  继承性:无论是新建的舰艇还是购买的舰艇,其主要的武器配备及其操纵控制系统和中国军队目前已经掌握的,具备实际战斗力的装备都具有相当的继承性,即使在170、171这两艘可以说是全新概念的舰只上,中国也没有使用被国际上公认为他更青睐的类似于美国的热垂直发射技术及其发射系统,而是选用了已经广泛装备其空军防空导弹部队的冷垂直发射技术及其发射系统,尽管为此付出了单舰防空导弹装载量减少将近50%的代价。大型化:在建和外购的驱逐舰全部是排水量在7000吨级以上的大型舰,即使是护卫舰也已达到了4000吨级,比较之前的中国建造的驱逐舰,作为主力的“051”满载排水量尚不过3800吨――甚至不及现在建造中的护卫舰。

  六

  中国何以在相隔20余年之后,尤其是在目前世界各国因为冷战结束而纷纷放缓装备的升级和更新换代的大环境下忽然掀起一轮新的造舰高潮的呢?

  中国的上一次造舰高潮始于1970年,终止于1980年――目前中国在役的22艘驱逐舰中,15艘是在此期间开工或下水的;一直到上一世纪90年代中还是中国海军主力的053H1护卫舰和033柴电动力潜艇的大批量建造也是在此期间开始的;曾经是中国海军武器库中唯一尚能在世人面前拿得出手的核潜艇也是在这个期间下水并服役的。

  很显然,这完全是源于一种对潜在战争可能性的预期与自身战略态势的评估――其兴起于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之后,落幕于1979年中美建交之时,绝对不是时间上的巧合。只是这次对战争可能性的预期又是谁呢?――中国的媒体不是还在连篇累牍地宣传中国目前的周边局势是建国以来最好的吗?

  七

  不仅仅是这些在建的和已经购买的舰艇全部将在2007年之前交付,24架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攻击力最强的俄罗斯的战斗轰炸机苏-30MKK2也已被中国海军航空兵要求在2007年之前完成交付并形成战斗力――这24架苏-30MKK2意味着中国可以向1500公里外的海上目标发动一次由144枚堪称当前世界上最具威胁力的YJ-91型反舰/反雷达导弹所形成的饱和攻击,那么在今天又有什么目标需要我们离开国境线1500公里之遥去进行这样的饱和攻击,或者还有什么样的目标可能在这样的饱和攻击下面生存下来了?

  “2007”,中国当前的几乎所有重要军购,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全部惊人一致地指向这个数字!更为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指的是交付时间,而是战斗力的形成时间!

  的确,在战场上,没有形成战斗力的装备,再先进也是形同虚设!但是稍微了解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对像战斗机、驱逐舰和潜艇一类的新型大型装备,从列装、训练到形成单个战斗力,系统战斗力乃至规模战斗力,没有3-5年是不行的――但也正是源于此,可以很好地解释这次中国造舰高潮何以强调装备的继承性,甚至不惜新装备的某些子系统入役之初便落后于世界武器发展潮流,或是不惜牺牲部分战斗力的原因了――

  因为继承性,大量的训练可以在装备正式交付之前就进行,同时人机磨合的时间也可以大大缩短,非常重要的装备可靠性也已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这是中国高层的务实,也是中国高层的无奈,但其中所透露出来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是中国决策者们那种时不待我的心理!

  八

  今天已经解密的一些文件显示,上一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空军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F-8B由于武器系统和电子系统的研究滞后,而始终无法达成军方的作战要求,而被挖苦为“和平鸽”。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90年代,中国也仅仅只是从前苏联和俄罗斯进口了屈指可数的70余架苏-27系列战斗机。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国自行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F-10和FB-7A已经投入批量生产,从俄罗斯引进技术生产的苏-27SMK也已经步入快车道的情况下,这4年里,中国以平均每两年1个飞行团(约30架左右)的规模,进口了更多的新型作战飞机。

  九

  2003年,中国在东北采购了大批粮食以充实东南沿海地区的粮食储备;

  2004年,中国向外界表示,将在2005年使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从目前的7天增加到35天;

  中国有句古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中国调整了它的发展政策,从“唯GDP增长”改为强调“社会的均衡发展”,经济增长率预期做了调低――这绝不是仅仅因为去年的SARS风波和孙志刚事件所暴露的中国社会缺陷对中央决策所形成的触动,更非如某些经济学家所说,是着眼于对去年以来已经开始有些过热的经济进行调控,以防止新一轮的泡沫和通货膨胀产生。

  弥补社会公共建设亏欠;弥合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所造成的社会矛盾;政策向农村倾斜,可以说是这次两会精神的实质。如果我们能意识到以下几点――

  中国的沿海地区集中了中国上亿农村富裕劳动力;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目前主要是由这些农民工所支撑;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是由来自港台的企业所投资;

  那么也许我们就能够理解这一决策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战略含义――中国必须为可能到来的战争所造成的经济变故和社会变故做出准备――你能想象一旦因为战争将至而导致大批资金撤离后,上亿的失去工作与收入的农村富裕劳动力滞留在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城市和地区的社会情况吗?

  十

  今天,“出口”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向前的三驾马车之一,而中国的四大外贸航线中,三条需要南下经过台湾!

  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虽然经济发达,但能源紧缺。煤炭、石油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宗运送物资,这都需要海上分流!


  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纯能源进口国,而其中的70%,必须通过海上!

  中国虽然也属于太平洋沿岸国家,但东海、黄海外侧是日本本土四岛,南海则被东南亚各国封闭,只有台湾以东的洋面是我们能够直接进入太平洋的惟一出海口!

  只要我们稍具历史常识,从罗马之于迦太基,英国之于西班牙,德国之与英国,日本之于美国,我们便可以明白:

  台湾问题,对中国,对中国的决策者而言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国家统一的问题!

  所以中国说过,台湾问题绝不能长期拖而不决――因为中国绝对无法容忍因为台湾而阻碍它已经压抑了百年的的复兴梦!

  (转译美国《国家外交》2004春季号)


 

Go Back


Copyright ©2003-2006 www.spratly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