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atly Islands of China Spratly Islands belongs to China Spratlys - Nansha Islands (Spratly Islands) of China
www.spratlys.org | Spratly Islands Maps | Spratly Islands News | Spratly Islands History | Spratly Islands Forums | Links
Spratlys > News > English News > June 2005

Category: @News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为建设南方海洋创新基地奋力拼搏


(2005-06-22 14:47:45)




锣鼓喧天,彩旗飞舞。2002年初,地处祖国南方美丽花城的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在一片喜气洋洋中进入中科院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翻开了该所自1959年建立以来最崭新的一页。近期,我们在该所采访所见所闻,见证其变化之深刻。的确,3年多来,南海海洋所做“海”字文章,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创建南方海洋基地不懈努力、奋力拼搏,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现有职工393人,设有创新基地固定岗位183个,创新学科组28个;拥有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海洋生物学、物理海洋学和海洋地质学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环境科学和水产养殖学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生导师49人;在读研究生220人,客座流动专家32人,至目前为止,到位“百人计划” 10人;共取得科研成果540余项,获国家、中科院、部委和省市级成果奖220余项;目前主持、承担“973”、“863”、国家基金等项目近300项。2002~2004年发表SCI论文181篇、EI论文33篇、CSCD论文329篇,论著17本;申请发明专利4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被授予发明专利权14项,获奖成果14项(其中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科技产出数量迅速提升,SCI论文数为创新试点前3年的6.5倍。

2002年初,进入中科院创新系列伊始,为突出原始创新和技术集成,所领导班子带领科研和管理骨干认真讨论、凝练、提升,南海海洋所将战略方向的优势领域确定为“2+1”,即基础研究:热带海洋环境动力过程、边缘海地质演化;应用开发研究: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根据所研究领域与学科布局特点,设置以4个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演化重点实验室(与广州地化所共建)、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和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4个学科研究室——物理海洋研究室、海洋环境与生态研究室、海洋地质研究室、应用生物研究室,两个重点野外台站——海南热带海洋生物试验站(国家重点野外试验站、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站)、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中科院开放站、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重点站)为基础的科研组织单元,重点开展“2+1”优势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右四)视察“实验3”号科考船。


科技规划目标明确 重大创新硕果累累

科学研究需要志存高远。南海海洋所根据我国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和维护海洋权益以及中科院新时期办院方针的要求,进一步凝练科学目标,调整和确定南海海洋所的科技目标为:围绕国家对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及维护海洋权益的战略需求,瞄准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海洋环境的演变规律及其与全球环境演变的关系、海洋资源形成机制与保护利用三大国际前沿,研究以南海及其周边海域为重点的热带海洋水圈—地圈—生物圈圈层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特征与演变规律,探讨其对资源形成和环境变化的控制和影响,发展具有南海特色的热带海洋资源与环境过程理论体系和应用技术,满足我国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和维护海洋权益的重大需求,并促进海洋科技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为国家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维护海洋权益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贡献。3年多来,一批为国家安全、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作出了创新贡献的科研成果应运而生。

——“九五”国家科技专项“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察” 。

从1984年起,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察”,由南海海洋所陈清潮研究员主持。由中国科学院牵头,会同国家计委、科委、教委、国家海洋局等系统40多个单位,联合组成一支南沙群岛综合科学考察队,对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进行了近20年的综合科学调查研究。共组织了20多个航次的综合和专业考察,总航程10万多公里,测站1000多个,遍及整个南沙海区,考察了20座岛礁、水道、生物资源、油气资源以及海洋环境特征,完成了“七五”、“八五”、“九五”以及“十五”前期的计划任务,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出版专著、综合研究报告和论文集48部,遥感图集3册,地图2幅。南沙海区资源分布与划界研究成果为外交上南沙问题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海洋水文气象和岛礁工程地质地貌研究成果为南沙国防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为南沙万安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基础资料;海洋生物与渔业资源研究成果在开发南沙生物资源及华南三省的渔业生产上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理论研究成果上提高了对热带海洋环境演变过程的认识。2001年初,该项目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验收专家委员会认为,项目的研究成果对维护我国南沙海域海洋权益、发展热带海洋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此基础上,该项目在“十五”期间继续得到科技部的立项支持。2002年在成功完成海上考察任务后,向国务院呈交《南沙海区海上考察工作总结报告》,得到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的批示表示肯定和祝贺。南沙考察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自然科学一、二等奖。

1. 热带海洋环境动力过程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3年来,南海海洋所大胆实践集成创新思路,发挥创新团队力量,深入开展热带海洋环境动力过程领域研究。重点开展南海环流与涡旋动力学、中尺度涡旋的能量学、层化结构及其低频变率、与中尺度动力过程有关的遥感分析和海气相互作用等内容的研究,初步构建南海热带中尺度环境动力过程的理论体系,取得了一批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和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首次系统地建立以现场科学调查研究为主的南海海洋基础性资料库;从海洋观测资料的角度发现,强度和持续时间为近几十年来之冠的1997年春夏季至1999年春季的南海强烈暖事件和相应的环流结构的ENSO型异常。

——首次系统地研究南海南部上层海洋环流的季节性结构,观测到冬夏反向的次海盆尺度流涡、夏季东向离岸流和南海西部涡旋的双极子结构。

——资料和模型证实南海南部主要是风生环流,首次指出一个反气旋涡在南沙海槽处产生、发展并向西传播乃至衰减,且具有约50天的周期性过程;揭示了边界截获Kelvin和西传Rossby波在南海海盆尺度环流态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依据卫星遥感资料成功地揭示了南海北部海洋热力锋面的季节演变特征。

——将经验统计方法应用于南海海洋动力过程研究。在南海获得约7年的海面高度观测资料,南海海面高度距平场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两种典型的分布结构:由于冬、夏季风反转造成的海盆尺度的涡旋结构和东北—西南即吕宋—越南反相双涡结构,明显反映了由于季风的翻转以及季风结构所造成的影响。

——应用多源卫星遥感分析南海中尺度现象。分析结果显示:南海北部(包括北部湾)存在着显著的季节性温度锋面,这种温度锋面与海洋叶绿素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相关联;南海的中尺度涡的分布不仅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而且存在年际变化的特点,并且与全球尺度的ENSO循环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水色和温度资料揭示的越南东南海域夏季上升流受风场控制,但风场的分布很大程度上与中南半岛的岸线地形有关,从而为这一海域上升流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在UNEP/GEF、国家“973”、国家基金、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的支持下,经过几年来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在热带海洋生态过程与生物生产机制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

——率先研究了珠江口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分布特点和不同功能群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发现珠江口水域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分布存在时空差异,其水动力的水平输运和锋面的聚集作用影响浮游植物数量变化;初步揭示了湍流、重力净环流和潮汐冲刷对浮游植物生态过程的影响规律,为解释珠江口夏季容易发生水华的原因提供了新佐证和生态过程的理论依据,认为珠江口水域浮游植物生长存在季节性磷限制现象。

——分析了沿岸及河口海区富营养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近海水交换及其锋面过程对赤潮形成的影响,验证了径流输入引起河口海域水层化、珠江口存在发生春季藻类水华的潜在因素,解释了珠江口及其邻近水域赤潮的成因,提出了珠江口沿岸季风—营养盐—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耦合模式,探讨了珠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发生的海洋学和生态学机制;从食物链、生态过程各营养级关系分析认知热带海区重要生物资源形成的关键机理;阐明了近海环境污染物来源、扩散、生物累积途径及其防治对策,发展了近海海洋环境演变分析和预测的理论与方法。

——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海湾、河口与全球变化密切相关的氮循环研究,发现大亚湾的氧化亚氮为弱的源、珠江口为强的源。

——首次对三亚湾的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进行了综合研究,掌握了三亚湾近10年来海洋环境和生物资源的变化特点。提出了近20年来大亚湾生态环境变化的动态模式,指出大亚湾海域主要为受人类活动影响驱动的复合生态系。

——在热带海洋特色生态系统研究方面,阐述了珊瑚礁在热带寡营养海水中维持稳定生态功能的关键途径和高效营养循环机制,提出珊瑚礁高效营养生态泵概念和珊瑚礁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生态动力学过程的营养再生和循环模式。

——首次摸清了华南沿岸海草的种类、分布及其环境状况等,并进行了海草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在我国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海草生态系统管理体系,完成了项目的海草国家报告,起草了国家海草保护行动计划,建立了华南地区海草场的GIS系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海草分布和海草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大陆海草研究的空白。由南海海洋所推荐的广西合浦海草床,在南海周边7个国家的众多海洋生境(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和除此三者以外的滨海湿地)备选示范区中脱颖而出,并成为首批经UNEP/GEF核准,而于2005年6月正式启动的海洋生境保护与管理示范区。

——建立了适合南海海域生态要素遥感信息提取模型、海洋水色遥感信息的神经网络提取模型和具有创新特色的遥感二类海水水色信息分析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区域海洋环境生态过程分析研究;揭示了珠江口及其邻近海域CDOM的分布特征、南海北部海域锋面分布、叶绿素含量和初级生产力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南海水色的光谱特征及其与水色要素的定量关系;揭示了海水光学变异性与浮游植物水华、赤潮、海底沉积物再悬浮、次表层光合活性层生物量、上层海水混合等生态动力过程相互耦合的基本特征;创建了基于半分析模式的海洋光合有效辐射和真光层初级生产力的生物—光学算法。




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国家重点试验站


2. 边缘海地质演化研究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南海海洋所利用海底地震仪探测和海陆联测技术,在南海北部陆缘开展广角地震调查,通过海峡两岸合作获得了两条热流剖面,收集整理了已有热流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在南沙完成了4331km的综合地球物理测线;针对区域构造和局部构造的成因机制开展了构造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研究,对不同尺度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

——获得南海北部陆缘多条剖面的地壳结构模型,发现西沙海槽中部地壳厚度减薄至8km,两侧的地壳结构相似,下地壳缺少高速层;在南海北部陆缘中部和东部的下地壳底部发育有高速层,但是比前人利用双船扩展技术识别的高速层薄;盆地发育的运动学模型计算表明,该高速层不是张裂前原始地壳的组成部分,而可能是陆缘破裂前后底侵的,北部陆缘普遍发育的晚渐新世破裂不整合可能是底侵的结果;相对较薄的高速层指示陆缘破裂期间岩浆活动较弱,其构造属性更接近非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

——结合不同区块的地质演化特征和已有热流数据,分析了各构造单元的热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地热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受控于其所处的构造环境;东部次海盆实测热流与根据洋壳年龄预测的理论热流基本一致,而西南次海盆实测热流普遍低于预测值;在南海北部下陆坡区识别出一条高热流带,该带与前人的海盆北缘断裂带位置基本一致;“热”岩石圈底界埋深在南海北部陆架区为85~94 km,往陆坡方向减薄,在下陆坡、洋壳及西沙海槽区抬升到55~65 km。

——编制了1∶300万比例尺地球物理基础图件和地球物理图集,根据实测多道地震剖面与Moho界面等值线图的梯度带的对比,将南沙地块划分为4个断块,提出在特提斯构造域和西太平洋构造域相互作用时空变化的动力学背景下,东亚陆缘在中新生代发生性质交替的超级剪切,控制了边缘海形成演化的模型。

——对南海及北部陆缘莺琼盆地、西沙海槽以及白云凹陷等进行了构造物理模拟研究,提出了南海演化的细致模式以及南海演化与印藏碰撞的耦合关系;通过耦合造山带与前陆盆地的数学模拟,成功解释了两个构造单元明显不同的地热分布特征。

——综合分析地壳结构和区域构造演化,表明南海南北地块可能属于不对称的共轭陆缘,其伸展模式表现为从单剪作用过渡到纯剪作用,南海的扩张与太平洋俯冲板块的滚动后撤及古南海南倾俯冲板块的拖曳有关,与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没有成因联系。

随着油气资源勘探的深入,海相中生界将成为进一步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南海海洋所通过对比南海陆缘中生代海相沉积与中特提斯沉积,揭示了中生代特提斯和古太平洋在南海的复合叠加效应,为开辟我国海域前新生代油气勘探新领域提供了基础依据。

——通过南海北部区域构造和地球物理场分析,提出并论证了在南海东部可能存在NE-SW向穿过陆架—陆坡—深海盆的中生代俯冲增生带及其相伴的火山弧。

——首次编辑了南海及其围区的中生代6个时段的岩相古地理图,着重分析了中生代海相地层的时空变化,指出南海及其围区在中生代位于中特提斯的东延与古太平洋的过渡带上,自中三叠世以来构造古地理演化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

——南海东部和南部发育过T1-T2 、T3-J1、J3-K1三个时期的海盆,其中T1-T2期海盆代表了古特提斯东延的萎缩阶段;T3-J1期海盆主要受古太平洋俯冲过程的影响,但在J1高海平面时期有中特提斯海水的大量贯入;J3-K1期海盆受中特提斯的东延与古太平洋的复合影响,形成巨大的“欧亚大陆东南缘晚中生代俯冲增生带”。

——南海海域位于T3-J1、J3-K1期海盆的边缘,经历过多期海进—海退旋回,而且有上覆新生界的叠加,存在有利的油气地质条件。

——在南沙海区地层系统方面取得了新认识,拖网获得的岩石样品证实了南沙岛礁区中部早第三纪海相地层的存在,指出南沙海区海相中生界绕郑和隆起展布,发育一系列沉积盆地,可能与特提斯东延有关,圈定了具有良好资源潜力的中生代—早第三纪海相盆地。

以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中白云凹陷为重点解剖对象,开展了深水盆地区构造演化及油气前景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长电缆深反射地震剖面的分析解释,揭示了白云凹陷的莫霍面形态和深部地壳结构特征,指出白云凹陷垂向上具有断陷—断坳—坳陷三期构造演化特点,平面上表现为复式地堑样式,与“典型”的张性盆地不同,推测这种结构特点与凹陷靠近深海盆,地热较高,地壳发生了强烈韧性减薄和颈缩变形有关。引入“构造转换带”的概念来解释白云凹陷持续强烈沉降的原因,并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根据重力模拟、成盆运动学模型的计算以及前人的重磁工作,发现白云凹陷基底存在一条高密度带,推测是基性岩侵入体,凹陷附近钻井资料证实存在早中新世的基性火山活动。热与沉降模型计算显示该侵入事件可以解释中新世发生的一短期快速沉降事件。

以南海沉积物和珊瑚礁为材料,以东亚古季风系统影响下热带边缘海古环境演变在不同时间尺度中的主要过程、规律与特征事件为主要目标,充分利用珊瑚礁和海底沉积物对古环境记录的不同时间尺度特点,成功地对研究海区古环境的演变过程和时间序列做了初步的集成综合,揭示了不同时间尺度中的一系列古环境演变新特征、新规律、新认识和新证据。

——建立了南海珊瑚Sr/Ca,Mg/Ca和?啄18?庄温度计,为南海高分辨率古气候重建提供了温度标尺。

——开展了南海中—晚全新世高分辨率气候重建,发现中全新世高温期(或大暖期)存在高频率、大幅度的气候突然变冷事件及其导致的珊瑚礁冷白化——Cold Bleaching,提出珊瑚礁冷白化的新概念。

——重建了南海中—晚全新世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过程和全新世多期海平面波动及其与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关系。

——揭示了近1000年来发生在南海南部的强风暴周期,深化了对气候变化历史规律的认识。

——建立了近4000年来高分辨率的珊瑚礁泻湖沉积序列(15.4m), 为深入研究近4000年来的环境演变提供了可靠的材料。

——建立了南海南部和西太平洋暖池近4万年来的高分辨率沉积地层年龄模式和古环境变化过程序列,分析热带边缘海与西太平洋古环境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特征,揭示了西太平洋暖池在末次冰期中经历移动与消失的时空演变特征。

——发现了南海南部近100万年以来放射虫生物群发育的约0.20Ma旋回周期和在0.47MaBP出现的海洋生态环境突变事件。

——建立了近1000万年来的古海洋沉积序列,探讨东亚古夏季风活动的海洋沉积记录,揭示了古夏季风早在8.7Ma之前形成及其发育的阶段性历史,提供海洋证据。同时,还对风尘沉积序列记录的晚新生代季风环流变化和若干古海洋环境替代指标的检验等做了有意义的探讨。




广东省副省长李鸿忠(右一)视察南海海洋所


3.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3年来,南海海洋所以对虾健康养殖和病害控制为主,开展了对虾、石斑鱼和平鲷、珍珠贝等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热带海洋动物的全人工繁育和健康养殖模式研究,创造了对虾集约化防病养殖和全人工繁育等新模式,并由此推动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凡纳滨对虾全人工养殖新产业,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系统地进行了对虾、军曹鱼、石斑鱼、珍珠贝等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海洋动物的人工繁殖、集约化防病养殖和病害控制研究。揭示了凡纳滨对虾和细角滨对虾的发育规律,创新了对虾全人工繁育、集约化防病养殖和病害快速检测系列技术,提出了新的对虾全人工繁育和集约化防病养殖模式。通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推动了我国规模庞大的凡纳滨对虾养殖新产业,使我国曾经遭受病害严重打击的对虾养殖产业得以恢复并取得新的快速发展,且带动了养虾设备和设施制造、饲料生产、对虾加工、出口贸易等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我国对虾养殖种苗生产摆脱了对自然海区亲虾的依赖,有效地保护了海洋生物资源;养殖产量突破了30万吨大关(2004年全国养虾产量已达80万吨),再次成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为实施科教兴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速发展海洋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和开发了石斑鱼、平鲷、军曹鱼等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的人工育苗技术和病害控制技术,首次使我国石斑鱼的人工育苗达到规模化生产水平和获得了雌核发育产生的平鲷鱼苗,对我国海水鱼类人工养殖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突破了合浦珠母贝的三倍体生产性育苗技术,首次获得了合浦珠母贝四倍体幼贝,为合浦珠母贝的遗传改良建立了良好基础。

开展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及其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3年来,获得国家药准号新药生产批文两项,新药临床试验1项;基本完成了3个新药临床前研究;获得保健食品批文两个,功能食品批文近10个;申请发明专利26项,获授权专利12项;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国际SCI论文20多篇),专著两部(合作)。分离鉴定了海洋生物化合物600多个,新化合物约60个,活性先导化合物约20个(抗肿瘤、抗老年痴呆等);转让成果6项(合同收入1500万元,直接或间接社会经济效益1亿元以上);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

3年多来,南海海洋所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院地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积极参加国家、中科院和广东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研讨和制定,为国家和中科院海洋科技领域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讨做出积极贡献,牵头制定广东省海洋药物科技竞争力和海洋科技领域中长期发展规划,又为国家和地方的海洋科技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2004年9月,南海海洋所组织了我国首个海洋科学调查与研究开放航次,充分显示了该所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这次考察航次由研究所自筹经费支持实施,向国内研究机构开放,旨在发挥国内多方科研力量的综合优势,加强南海海洋现场数据的长期积累,推动南海北部海洋环境动力变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的长期观测研究和重大成果产出。开放航次共收到所内外11个单位23个研究组的申请,参加这个开放航次的科学家分别来自中科院、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和中国气象局所属科研院校等9个单位。开放航次调查了南海北部各个典型区域,包括珠江河口区、陆架上升流区、黑潮影响区、沿岸流区等,沿着设定断面和主要站点进行海洋地质、生物、环境及大气有关要素的观测,完成了观测断面8条,CTD站位60多个,布设了长时间序列定点站两个,回收了长时间序列定点浮标1套,获得了一批宝贵的海上现场观测资料和样品。参加这个开放航次的各个单位的科学家们,认为通过组织开放航次,提供给各个单位海上科学考察密切协作的机会和平台,首个航次非常成功,希望开放航次越多越好、越办越好。

日前,该所已发布2005年9月南海北部海洋环境动力变化过程及其生态效应长期观测的第二开放航次公告。第二航次在开放度、参与度、学科交叉性等方面都将进一步优化,可望取得更好的效果。




南沙群岛海区资源、环境和权益综合调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开展院地合作 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

3年多来,南海海洋所面向海洋经济发展需要和地方需求,主动调整研发方向,确定了海洋生物健康食品、海洋生物工程绿色产品和海洋药物的研发,海洋专项工程勘察、环境影响评价和海域使用论证等技术服务作为主攻方向,加强关键技术集成和创新,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力度,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在加强管理、推动规章制度建立、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开发实体、搭建多种形式的开发平台、推广科技成果等方面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在科技成果产业化及院地合作方面成效显著,与地方合作项目达149个;参加各类大型成果推广展示会9场次,签订合作协议10多项;成功推广科技成果7项,实现社会经济效益7.5亿元。

南海海洋所首创了过滤和净化海水防病养虾系统——对虾集约式防病养殖新模式,这项技术现已应用推广到我国所有沿海对虾养殖省市,成为我国对虾养殖的主导技术。实现了我国对虾养殖从低产粗放式养殖模式到高产稳产的集约化防病养殖模式的跨越,有效控制了病害的危害,使对虾养殖业迅速复苏和迅猛发展,养殖产量再次居世界首位,产值超过30亿元,并因此而新增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沿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社会经济效益极为明显。以该成果为主题的纪录片《对虾集约式防病养殖新模式》2003年11月在中央电视台《科技苑》栏目播出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该所重点开发的3种主要对虾病毒试剂盒和快速检测技术,被国内多家研究所、大学、水产养殖管理机构、检疫和生产单位采用。

成功研发了“华南沿海海参集约化养殖技术”,首次在我国华南地区进行了刺参的人工养殖和集约化高产养殖新技术研发,首次将原产于温带的刺参苗种在南亚热带沿海地区养成了商品参,同时建立了海参苗种长途干法运输、全部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和集约化饲养管理等新的技术方法。在温带刺参南移亚热带养殖、刺参集约化高产养殖、刺参苗种干法长途运输等方面有重大技术创新。该成果为我国华南地区海参人工养殖产业的发展和热带海参养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关键技术,实现华南地区海参养殖的产业化,促进我国南方海参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




南沙群岛海区综合科学考察


南海海洋所完成的“军曹鱼种苗生产性全人工繁育技术”是“863”项目的研究成果,年生产军曹鱼商品苗约400万尾,为生产单位提供大量军曹鱼受精卵,促使大鹏澳沿岸形成了我国军曹鱼商品苗的主要生产基地,商品苗除了满足本地区养殖需求外,还销往香港、珠海、湛江和阳江等地,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种苗供应本地化,结束了军曹鱼种苗长期依靠进口的历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所承担的“阳江核电站海洋水文气象论证”项目,经大量的试验计算、对原报告和现成果的比较分析和合理性分析,提出了与1998年成果结论差异较大的研究成果。专家组认为,南海海洋所的研究成果采用的计算方法先进、考虑因素全面、分析依据充分,建议采用南海海洋所计算的工程波浪要素作为阳江核电站的设计条件,研究成果获得与会专家的肯定,为核电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针对海陵湾海陵大堤建成后,40年来海堤东侧不断淤积,严重威胁海陵岛南部这个世界级黄金海岸,并对阳江港的航道和海陵湾的海洋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开展了“海陵湾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通过调查和水文泥沙、化学环境和社会现状分析,反演与分析了水动力和泥沙运动机制的历史,分析并确认了目前和将来海陵湾存在的问题,通过数学模型研究了海陵湾的修复与整治方案,通过比较试验提出了打开海陵大堤和污水集中排海的方案和建议。为海陵湾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海“准大洋”动力过程的基本特征及其调控机制


该所承担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一期工程海洋水文气象观测项目,完成了在阿拉伯海为期一年的海洋水文观测及岸上气象观测任务;取得了两个浮标连续站及遥测气象站连续一年的水文气象资料,为巴基斯坦瓜达尔深水港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科学依据,也为印度洋阿拉伯海水文气象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通过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和计算,为港口建设和营运提供了重要参数。

该所承担的“日本神奈川县模湾150公里海堤的灾害性波浪”项目旨在加强相模湾地区的防灾能力,计算分析具有同一计算方法、统一防护标准、更为合理的相模湾沿岸灾害性冲波要素。研究工作应用了由南海海洋所进行系统化集成、改进后的台风下波浪、潮汐、潮流和风暴的耦合数学模型。研究成果得到了日方专家的很高评价,日本国土防灾技术会社海外事业部部长说,日本作为一个发达的海洋岛国,海岸工程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此项工作不得不由中国专家完成,日本有关专家感到惭愧。

广东LNG接收站和输气干线项目是国务院试点工程项目和广东省重点工程项目,由该所承担的“广东LNG项目水文气象研究”是为该建设项目提供水文气象设计条件参数的研究项目。它在我国尚属首次,技术要求高,有很多特殊性,对水文气象观测和操作条件、设计条件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广东LNG项目水文气象观测,通过各种观测仪器和浮标系统的新技术集成,建立了多要素、高精度水文气象观测系统。通过这个观测系统,取得了工程位置1年和湾口台风季节的大量气象、水位、海流、水温、盐度和波浪的同步连续实测资料,资料合格率在95%以上。这些资料为LNG项目水文气象操作、设计条件的计算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设计条件的计算应用了南海海洋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热带风暴下浪、潮、流耦合数学模式。为了检验数学模型的后报效果,对已掌握的15个台风过程后报波高与实测波高和7个台风个例水位、流速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表明模拟计算结果合理,并经和其它传统方法计算结果加以比较、论证,最终确定设计参数,为LNG接收站码头、罐区设计和营运操作条件等方面的需要提供了有关参数和科学依据。




南海北部海洋观测开放航次主要断面、站位示意图(2005年)


南海海洋所在热带海洋生物的活性化合物研究及其资源开发方面,提取鉴定了近600个热带海洋生物化合物,其中56个为国际上首次报道的新化合物,包含16个具有抗老年痴呆、抗肿瘤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活性的新化合物;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出3个新药和近10个保健食品,其中两个新药获得国药准号生产批文,1个新药正在申报临床试验,获得国家保健食品生产批文两个,为推动新药开发,促进人类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

该所首创电解质与海藻糖等有机物共聚沉、零污染法和天然海水全利用法等技术,开发的生态型海水晶(Ecotype Seawater Crystals)能高效促进人工海水体系生态平衡的建立,是国家级新产品,获得广东省、中科院广州分院等多项科技奖。该产品主要用于配制人工海水养殖或暂养海洋鱼虾、蟹、贝等食用和观赏用海洋生物,应用面广,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据东江海鲜酒家、英德市水产良种繁育场、南海顺兴鱼池用品店等6家使用单位统计,仅2002年、2003年两年企业新增产值达10.95亿元,新增利税1.60亿元。

国家发明专利产品——海洋植物生长素属于海水植物和耐海水农作物的新型高效肥料。海洋植物生长素不但含有高活性的N.P.K,而且含有从海水、海泥、海洋动植物中提取的海洋植物必需的各种无机和有机成分、生长物质和辅助生长物质,能快速、高效、持久地促进海洋植物的生长和繁育,又不残留公害物质污染海洋环境。已批量试产,现进一步优化配方和工艺生产技术、生产设备;使用安全、方便、效果理想,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我国首个海洋科学调查与研究所开发航次


在海湾生态环境长期监测与数据积累方面,大亚湾生态系统网络重点站和三亚国家野外重点站,通过长期连续观测,积累了大量实测数据和资料,探讨了热带、亚热带海湾生物生产力与生物资源变动规律;对大亚湾核电站附近海域生态环境过程进行长期的监测,揭示了核电站运行的生态与环境效应,提出优化大亚湾子生态系统和增养殖并列型的合理结构模式;开展了浅海、海湾养殖容量与养殖环境生态效应、生物修复技术及环境保护对策研究,提出合理养殖布局、规划发展与综合整治措施,为政府提供了决策依据。

此外,南海海洋所的海洋环境工程中心充分利用南海海洋所多学科的优势,在现有的科研积累和资源条件下,采用综合、先进的方法与手段,积极为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该中心对海洋、海岸、港湾、河道方面的海洋专项工程勘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等工程环境技术服务项目逐步推行企业化管理,使该所的工程技术服务工作从人员配置、仪器维护、项目管理等各方面均得到了加强,获得了良好的发展。近3年来年签订的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开发等合同总经费达6000多万元。所有项目均按照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00的质量控制要求,严格按合同计划开展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得到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赞誉。

2002年南海海洋所获得中科院院地合作二等奖,胡超群研究员获院地合作个人一等奖;今年南海海洋所作为中科院广州分院惟一得奖单位,再次获得2003~2004年度中科院院地合作二等奖,黄良民副所长获先进个人二等奖,在各界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通过加强院地合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于经济建设,既显示了研究所的自我价值,也表明中科院的研究所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基础。




500MHz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


建设实验室 建设学科 搭建创新学术平台

3年多来,南海海洋所为适应创新的形势和需求,重视和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上给予政策,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促进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抓住中科院与广东省、广州市三方共建南方海洋科技创新基地的机会,与广州地化所共同建设、积极攻克边缘海海陆岩石圈地质过程与动力学、边缘海形成演化的关键科学问题,为海洋资源的勘探、环境变化的预测和海洋权益的维护做出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贡献。以南海海洋所和广州地化所为依托的中科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8月通过论证,经中科院批准正式成立。

——2000年底通过论证并获批准立项建立的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2003年顺利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该实验室已形成一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海洋药物优秀科技队伍,添置了5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等主要仪器设备,初步形成了以新药和保健品研制为基础,重点突破创新新药研制中关键技术为特征的研究优势,2004年获得了广东省基金团队项目的资助。

——积极参与中科院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的建设。该中心以广州能源所、广州地化所和南海海洋所从事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小组为基础,依托广州能源所组建。南海海洋所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依托该所承担的国家攻关项目“南沙海区油气盆地分析课题”、国家公益事业项目子课题“南沙海区的水合物分布”、海洋地质“973”课题积累的大量地质地球物理、沉积学和矿物—地球化学的相关成果和资料,结合该所和该中心的创新建设,合理配置资源,积极部署和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根据中科院的创新部署和广东省的海洋科技需求,依托南海海洋所建立的“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04年10月实验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了专家论证,并开始建设实施。该重点实验室拥有一支专业配置合理的研究和技术队伍,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丰富的积累。其研究目标紧密结合应用海洋生物学的学科前沿和广东省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采用广东省与中科院共建方式,可有效提升重点实验室的竞争力,促进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




标本楼和园区


2001年成立的中科院热带海洋环境动力过程重点实验室,在南海环流时空结构、热带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南沙群岛海域环境生态过程、华南近海环境过程演变及其生态效应、海洋遥感应用和海洋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该实验室重视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通过“走出去”——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访问交流;“请进来”——邀请国内外学者来访、讲学、客座研究,承办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不仅加强了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开拓了研究视野,也展示了重点实验室的学术成果,促进了研究水平、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显著,2003年南海海洋所申报的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获得了国家批准,首批博士后已于2004年进站并开展研究工作;南海海洋所申报的物理海洋学和海洋地质学博士点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获得批准。这些学科建设的进展,有力地推动了该所创新队伍建设和研究工作的开展。

——南海海洋所按照中科院新时期办院方针和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要求,注重“两个面向”工作,不断拓宽院地合作新领域、开创新局面。在中科院、广州分院的领导下,加强了与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广州地化所的联系和交流,积极推进南方海洋科学创新基地的建设。南海海洋所成立了共建基地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多次研讨基地共建事宜,并征求学术委员会和科研与管理骨干的意见,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认识;主动调整战略部署,明确该所在基地中的定位和任务,提出并报送了《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广州市三方共建南方海洋科学创新基地初步方案》。

加强实验室建设,搭建各种学术平台,这是海洋科学创新与发展,面向未来不可缺少的一环,南海海洋所这一步走对了。




南沙构造区划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创新支撑能力

南海海洋所已有“实验2”号和“实验3”号两艘远洋科学考察船,在科学考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时俱进,着眼于未来,建造新型海洋科学考察船势在必行。经中科院党组批准,由院所二级自筹资金建造新型海洋科学考察船,并成立院造船领导小组和造船办公室。南海海洋所积极组织相关管理与技术力量参与造船方案的调研论证工作。经过1年多的调研、试验和研讨论证,中科院领导确定由声学所和南海海洋所牵头建造2300吨级小水线面双体海洋考察船。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建造新型海洋科学考察船的计划正在顺利实施,院所二级投资基本到位,造船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合同设计和送审设计,正在送审并对船厂和设备进行招标。

根据研究所学科发展和创新研究工作的需要,南海海洋所大力加强海洋技术平台建设。2002~2004年该所共投入4000多万元购置仪器设备,其中,中科院支持800多万元,所创新经费投入2100多万元,科研项目投入1200多万元。两年来对大型仪器的投入接近3000万元,购置了走航式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走航式温盐深剖面仪、海底地震仪、核磁共振仪、流速细胞仪等关键仪器设备,提升了实验数据与分析资料的水平和质量,促进了创新成果的产出,提高了科研任务的竞争能力,推动了研究所创新发展。

同时,研究所自筹经费,结合生态网络项目的支持,开展研究所下属的三亚站和大亚湾站的科研设施建设。在三亚站投资220万元(自筹160万元)兴建一座1380平方米的科研实验楼,已建成投入使用,并将继续投入部分资金改造三亚站的客座人员公寓与学术报告厅,促进三亚站的热带海洋生态环境开放科技平台的建设。研究所还自筹资金和生态网络项目联合支持大亚湾站的园区和实验室改造,目前,生态楼、鱼类楼和食堂均完成维修改造,提供使用,取得良好的效果。两站还由研究所和生态网络项目联合投入130多万元购置一批仪器设备,使台站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该所还投入150多万元用于“实验3”号船的实验室改造,显著地改善了调查船的实验和生活环境,加上一批新添置的海洋考察仪器设备,大大促进了海洋考察工作的开展。该所还将继续投入资金,对调查船的公用设施进行改造更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总之,这一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行之有效地提高了创新的支撑能力。




珠母贝多倍体育种


改造环境 建设优美园区

3年多来,根据中科院的统一部署,南海海洋所实施了研究生公寓、科研试验楼改造、园区基础设施改造和生物标本馆改造等4项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4200多万元,其中中科院支持2800多万元,研究所自筹匹配1300多万元。所里克服规划审批迟缓、拨款到位滞后、实验室难以周转等种种困难,努力推进园区建设工作,拆除旧行政楼、实验工厂、旧招待所及园区周边平房共6000多平方米,新建研究生公寓4300平方米,改造装修科研试验楼、生物标本馆和会议室等13000平方米。目前这些园区建设工程已基本竣工,园区环境和实验室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有效地促进了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学术交流、创新文化等工作的开展。

在对南海海洋所所部园区、海南国家重点站园区和大亚湾开放站园区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加快园区建设步伐,一批园区建设项目加紧施工,如园区道路工程和海洋主题广场绿化工程、通信网络布线工程、研究所大门维修等,目前大部分已投入使用。




南海海洋所与日本国立东北大学签字仪式


创新机制 考评体系逐渐完善规范化

3年多来,南海海洋所积极贯彻落实中科院关于建立以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津贴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的指导意见,改革和完善该所的分配制度,对定位创新试点固定人员和支撑系统人员启动了绩效工资发放暂行办法,实行了“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职工的岗位、绩效津贴与其工作业绩和贡献挂钩,根据年度考核结果,确定职工岗位、绩效津贴实际发放额度;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按职工履行职责的范围和责任大小,确定相应的分配数额,适度拉开岗位、绩效津贴的分配比例;实行动态管理的原则,岗位、绩效津贴额度根据经费到位情况每年核定调整一次。同时,对发表SCI、EI、ISTP论文及获得发明专利等给予绩效奖励。由于实行了责权利相统一的岗位绩效津贴制度,奖罚分明,大大地调动了科研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已有用人、分配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中科院关于人事、工资制度改革精神,重点加强了科技评价体系制度的建立,如《关于调整岗位绩效津贴制度的暂行办法》、《基地科研人员绩效考核试行办法》、《论文、专利、科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等,不断改进和完善“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签约管理、责权利明晰”的用人机制,定期考核、动态管理的流动机制,岗位津贴和绩效工资为主的分配制度。从而逐步建立起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绩效评估为核心,以量化评价为基础,以科研人员个人和科研活动组织单元为评价对象的评价体系和制度。同时,南海海洋所还加强了劳动纪律管理,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原则,动态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不断提升队伍的素质和创新能力。2002年底开展了对管理与技术职称骨干岗位的考评,根据考评结果,调整了部分人员的岗位和分配等级。2003年开展了对创新学科组的中期考评,根据考评结果,表彰了3个学科组,撤销了两个学科组。

3年多来,南海海洋所继续深化组织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原则初步完成了企业转制工作。进行了“广州市南科海洋工程中心”企业转制为“广州市南科海洋工程勘察有限公司”的工作。成立了“广州市科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实现了南海海洋所后勤服务社会化;该公司聘用了所里18名转岗分流职工,实行股份制管理,已经完成250股职工认购内部股的工作,与所签订卫生、绿化、幼儿园、饭堂、保安等在内的委托管理合同,不断完善企业运行机制,参与市场竞争。

2002~2004年来为28名职工办理了离岗退养手续,所里采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让其与在职职工同样享受社会保障等措施,全面加强对转岗分流人员的管理,尽可能为转岗分流人员和离岗退养人员解决后顾之忧、提高生活待遇。适应创新、规范管理势在必行。




唐丹玲博士赴英参加联合国新千年生态系统评估


人才是根本 科技创新队伍是关键

3年多来,南海海洋所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坚持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坚持创造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氛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根据该所学科发展需要,积极引进、培养既符合该所实际,又具一定竞争力的人才,力争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真正具备国际化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通过制定和推行《关于引进优秀人才购房补贴的若干规定》等措施,在优势发展领域、重点研究方向和新的学科生长点,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3年来,南海海洋所引进5名“百人计划”,其中,2003年引进到位的谭晓冬、沈建伟、唐丹玲申请“百人计划”择优支持均获得批准,他们已顺利开展研究工作,已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唐丹玲研究员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上发表的论文,被EOS评为High Light Paper。在中国科学院组织“百人计划”入选者的终期评估工作中,王东晓、周伟东、殷克东、顾继东均通过考核,获得良好评价。一批年轻科技人员加盟南海海洋所,通过研究所和学科组的共同支持,迅速成长为科研骨干。2002年到研究所的林志芬博士,两年来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了10多篇学术论文。新到位的“百人计划”李翔博士最近提交的论文被高影响因子(IF 7.59)刊物接受。体现出该所年轻科研人员的国际竞争力和整体人才队伍素质正在提升,发展态势令人可喜。

3年多来,南海海洋所与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所、澳大利亚James Cook大学、日本东海大学和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相关科研机构签订了海洋科技合作与交流协议,并开展了实质性的科技合作研究工作,实现研究所科技目标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实质性转变。南海海洋所与中国香港科技大学共建的海洋科学联合实验室2004年被中科院评为优秀联合实验室,并获得香港裘搓基金会的择优资助。
该所科研人员积极参加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踊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报告。2002~2004年在国际会议做报告的达126人次。国际合作与交流催生创新成果,推动一批青年科技骨干走上国际学术舞台,一些科学家已经活跃在海洋研究国际舞台上,他们多次受到邀请在权威性专业国际海洋会议上主持分会场会议等。王东晓研究员在夏威夷召开的2001GODAE (全球海洋资料同化计划)太平洋研究会上提出的“南海10年海洋再分析研究”被GODAE组委会列入该计划的一个研究项目;2002年,丘学林研究员经国际同行推荐,并经资格审查通过,成为国际大洋钻探计划(IODP)井位调查过渡委员会(ISSP)工作组成员、后于2004年又被选为该计划井位调查委员会成员;周蒂研究员自2003年被推荐到国际气象组织第三工作组“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的写作组以来,成为该写作组一个主要作者之一;黄小平研究员2002年被推荐担任UNEP/GEF专题组技术主席,多次应邀出席UNEP/GEF学术会议,2003年主持召开了UNEP/GEF会议,获得国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唐丹玲研究员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邀请于2005年5月参加在英国剑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UNEP—WCMC)举行的新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并参与编写《海洋与海岸系统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综合政策》部分,是其中惟一受到邀请的中国人。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经指出,在满足人类赖以发展的迫切需求方面,《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我们做出决策,也为中国正在进行的评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框架。以上情况显示,南海海洋所科研人员在海洋研究国际舞台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能否吸引和培养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毫无疑问,南海海洋所建设科技创新队伍抓到了根本。


海洋绿色产品


加强班子建设 凝练创新文化精髓

自进入中科院创新工程试点系列以来,南海海洋所始终按照所长负责制的要求,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当作重要大事来抓。精心选才,委以重任,注重实际,取得成效。所长施平亲手抓人才引进和研究生教育工作,在他及其同事的努力下,一批海外杰出青年科学家投身到南海海洋所,研究所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逐步得以提升。所班子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积极推行所务公开——开好每半年一次的所务公开质询会,设定每两月一次所领导接待群众日,设立所务公开信箱,政策制度在所内网上公布,将职工群众关心的改革举措、重大经费开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度和办法提请职代会审议和监督。使政令得以畅通,职工利益得到保障。自研究所分类定位到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系列以来,党政领导班子带领科研、管理骨干充分汲取全所职工的智慧和力量,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奋发有为,取得实效。目前,南海海洋所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以建设南方海洋创新基地为目标,所党政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2005年度院工作会议精神,狠抓研究所整体创新能力建设,切实做好所的二期创新试点自评估,进一步完善研究所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所三期试点方案。成立了由施平所长、黄羽庭书记、黄良民副所长、陈绍勇副所长担任组长的4个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院党组文件和院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南海海洋所进入试点三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得到落实。

按照“依法办所,以德兴所”的理念,南海海洋所在创新中,把行为规范和制度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大力推进制度创新、依法治所。制定了南海海洋所《科技工作人员道德行为规范(试行)》、《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道德行为规范(试行)》和《企业工作人员道德行为规范(试行)》。2002年成立规章制度整理汇编小组,编辑出版了该所《规章制度汇编》(2002),在此基础上,又把2003年定为“制度建设年”,编辑出版有100多个制度的《规章制度汇编》(2004)。

按照中科院党组要求,加强价值观念、文化理念的整合和导入,重点在创新价值观、精神氛围、科研作风、文化特征等方面凝练和提升有南海海洋所特色的创新文化。南海海洋所在2002年和2003年,先后召开了“创新文化建设研讨会”和“南海海洋所精神、创新价值观和文化特征研讨会”。编辑出版了该所《创新文化建设研讨会论文集》和《南海海洋所精神、创新价值观和文化特征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又开展“创新案例”搜集编写活动,把南海海洋所广大职工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院地合作、科研管理和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中的创新思想和创新实践,以案例的形式记录下来,编辑出版了《创新案例汇编》(2004)。南海海洋所还制定多项激励创新的政策,在培养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上下功夫。2003年学科组考核,涌现了海洋生态、海洋药物、热带海洋环境与藻类生态3个优秀学科团队。在对外宣传工作方面,南海海洋所一批成绩突出的学科团队和青年科学家得到了宣传,增加了该所的知名度和显示度。南海海洋所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关怀。如2003年组织全所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研究生开展休假旅游活动,组织职工700多人进行健康检查,全年坚持送温暖,等等。这几年,类似的活动不时进行。这一切体现了研究所党政班子对职工的人本关爱,深受职工欢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法办所,以德兴所,这是创新的基础。

祖国的南海浩瀚、美丽,令人神往;她万顷碧波之下有着多么丰富的资源,又留下多少科技“谜团”时时刻刻召唤人们去破译、去揭示。中科院南海海洋所以南海为研究对象的确任重而道远;在这里,一代耕海人胸怀大志、勇往直前,正在为建立南方海洋创新基地奋力拼搏。

创新,焕发了青春和活力,南海海洋所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开放实验站鱼类楼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col33/article.htm1?id=57647
(本报记者 李洁尉 特约记者 徐海)